資 陽 地 建 家 裝 信 息
第12期
資陽市地產建筑商會
秘書處主辦 2016年6月16日
資陽市居家裝飾商會
按:為更好協助大家樹立和增強“五大”發展理念,切實促進企業轉型升級,適應新常態、力求新作為。從2016年5月下旬起,逐一編發人民日報權威解讀文章,篇幅較長、耐人尋味,敬請關注。
之四:合作共贏譜新篇——如何堅持開放發展
今天,中國正以前所未有的開放姿態向世界張開懷抱,從亞太經濟合作組織領導人2014年相聚北京雁棲湖畔到20國集團首腦相約在2016年杭州的西子湖邊,從淘寶行銷海外到中國高鐵走出國門,從數百萬人海外打拼到上億人走出國門享受“說走就走的旅行”……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新起點上,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著眼于國內國際大局,提出堅持開放發展理念,擘畫了未來五年中國對外開放的宏闊圖景。我們將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拓展外部發展空間、創造良好發展環境。
??一 、開放是發展的大勢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跡般地聚起座座金山。”這句廣為傳唱的《春天的故事》里的歌詞,描繪了深圳這座得改革開放風氣之先的城市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一個邊陲小漁村發展為現代大都市,深圳作為對外開放的窗口,成為我國開放發展的典型樣本。
??30多年前,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改革開放的重大歷史決策,開啟了波瀾壯闊的對外開放進程。這些年來,從創辦經濟特區到開放沿海城市,從開辟沿海經濟開放區到全面開放沿邊內陸地區,從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到建立自由貿易試驗區,我國對外開放的腳步不斷加快,范圍不斷擴大,一幅壯美的開放畫卷在神州大地漸次鋪開。
??正是由于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目前我國經濟總量、市場規模世界第二,外貿出口、外匯儲備世界第一,開放成為中國少走彎路、快速發展的秘訣和法寶。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國國內外環境發生了新變化,對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提出了新要求。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把開放作為發展的基本理念,提出開放是國家發展繁榮的必由之路。把堅持開放發展擺在如此重要的位置,正是我們黨充分考量歷史經驗和現實情況作出的戰略選擇。
??這是總結歷史經驗得出的深刻啟示。回望我國歷史,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秉持開放包容、兼容并蓄的態度,以絲綢、瓷器、茶葉等為媒,與外界進行頻繁的商業往來和文化交流。玄奘西游、鑒真東渡、鄭和下西洋,成為中外交流的美談。但由于后來閉關鎖國,與世界潮流隔絕,逐步走向衰落,甚至被列強的堅船利炮強行打開國門。放眼世界,荷蘭、英國、法國、德國、美國等國家相繼崛起,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利用國際市場和資源實現自身發展。
??這是順應世界經濟大勢的客觀要求。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商品、服務和要素跨國流動,各國相互依賴加深、共同利益增多,任何國家都不可能關起門來搞建設。作為全球第一大貨物貿易國、世界第一大吸引外資國和第三大對外投資國,我國對世界的影響、世界對我國的影響都是前所未有的。面對這種形勢,我們唯有順勢而為、堅持開放,別無他途、別無選擇。
??這是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迫切需要。經過長期快速發展,我國人口、資源、環境的硬約束不斷強化,勞動力、土地、能源等傳統競爭優勢減弱,經濟發展進入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化的新常態,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任務更為迫切。只有進一步擴大開放、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通過擴大對外開放引進先進要素,進一步利用好國際資源和國際市場,才能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在深刻洞悉國內外環境的基礎上,我們黨吹響了對外開放新號角,提出完善對外開放戰略布局,形成對外開放新體制,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深化內地和港澳、大陸和臺灣地區合作發展,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積極承擔國際責任和義務等重大任務,通過一系列完整配套的戰略舉措,努力把我國對外開放提高到新的水平。
??微評
??◆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今天;沒有改革開放,也就沒有中國的明天。
??◆開放一路走來成就“富裕中國”,開放繼續前行建設“富強中國”。
??◆改革開放以來的30多年,是我國大規模“引進來”的30多年,也是大踏步“走出去”的30多年。
??◆“一帶一路”好比一根“玉帶”,串起了沿線國家“散落的珍珠”,讓中國夢聯通亞洲夢、世界夢。
??◆“一帶一路”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曲,而是沿線國家參與的交響樂。
??權威聲音
??進一步提高我國對外開放水平
??高虎城(商務部部長):站在新的起點上,我們要凝聚開放的共識、增強開放的自信、理清開放的思路、提高開放的能力,牢牢把握對外開放的主動權,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闖難關,不斷為我國改革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二、 大視野:完善對外開放戰略布局
??展開中國對外開放的畫卷,可以看到一幅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宏偉圖景,地處改革開放前沿的東部地區繼續領航,縱深廣闊的內陸地區發揮后發優勢迎頭趕上,潛力巨大的沿邊地區借助區位優勢競相發力,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新格局正在形成。
??“世事如棋局,善弈者謀勢。”想下好對外開放這盤大棋,就要善于審時度勢,對開放區域、對外貿易、投資這些“棋子”進行科學排兵布陣,物盡其用,發揮最大效能。我國目前對外開放戰略布局,是在對外開放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總體來看是合理的。但國際金融危機的后續沖擊給全球經濟帶來深刻影響,國內外環境發生新變化,對我國對外開放布局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完善對外開放區域布局、對外貿易布局、投資布局“三大布局”的任務,通過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使其更趨合理,更加符合把我國對外開放提高到新水平的要求。
??在開放區域布局上,形成沿海內陸沿邊分工協作、互動發展的新格局。由于開放政策、地理區位、發展基礎等差異,對外開放海強陸弱、東快西慢特征明顯。以2014年為例,東部地區對外貿易、吸收外資分別占全國85%和81.9%,讓中西部地區望塵莫及。今后我們將加速內陸沿邊開放步伐,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江海聯運、鐵海聯運、陸航聯運等運輸方式,立足自身優勢形成特色鮮明的產業基地。對沿海地區來說,要繼續發揮開放引領作用,全面參與全球經濟合作和競爭,培育有全球影響力的先進制造基地和經濟區,更好地發揮帶動和輻射作用。
??在對外貿易布局上,從外貿大國邁向外貿強國。我國是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但“大而不強”。服裝、玩具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靠數量和價格取勝,新興產業總體核心競爭力不強,技術含量不高,附加值較低。近年來,勞動力成本上升、人民幣升值、其他新興國家的競爭,讓外貿出口“壓力山大”。這就要求我國外貿從數量規模向質量效益轉變,鼓勵傳統出口企業提高產品質量、完善營銷售后服務,大力推動高鐵、核電、工程機械等享有良好國際聲譽的高端裝備制造業出口,努力擴大文化、中醫藥和信息服務等新興服務出口。實行積極的進口政策,向全球擴大市場開放,建立與世界分享的“中國市場”。
??在投資布局上,完善雙向投資布局。雙向投資,就是在 “引進來”、有效利用外資的同時,加快“走出去”,不斷擴大對外投資規模。如何“引進來”?除了引進資金,還要更多吸收創新技術、先進管理經驗和高素質人才。如何“走出去”?就是要支持企業擴大對外投資,推動裝備、技術、標準、服務走出國門,建設一批大宗商品境外生產基地,推動更多有實力的企業開展跨國經營,使之成為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骨干力量和重要依托。
??三 、大格局:形成對外開放新體制
??2015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投資法(草案)》公開征求意見;3月,新修訂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出臺,大幅減少限制性措施;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若干意見》發布,從頂層上設計了開放型經濟的新體制。這一系列法律文件的制定和出臺,反映了我國為加速形成對外開放新體制作出的不懈努力。
??建立開放型經濟,關鍵是要完善“引進來”“走出去”的良好環境,形成有利于合作共贏的新體制。毋庸諱言,我國對外開放體制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外資管理體制改革相對滯后,營商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等。世界銀行發布的《2015年全球營商環境報告》中,我國排位雖相比上年有所上升,但在189個經濟體中仍排在第90位,主要原因還是各類行政審批等管制措施太多。這些體制上的弊病,成為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攔路虎”和“絆腳石”,影響了對外開放的效果。
??為破除這些羈絆,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進一步提出,要完善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健全有利于合作共贏并同國際貿易投資規則相適應的體制機制。總的來看,就是要牢牢抓住體制改革這個核心,堅決破除一切阻礙對外開放的制度性障礙,加快形成有利于培育新的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的體制機制。
??建立貿易便利化體制機制,讓出口“跑得快”。貿易便利化,就是減少中間環節,讓我國外貿產品盡快出口。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我國外貿企業利用“互聯網+外貿”快捷、低成本的優勢,大力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成為我國外貿新增長點。下一步的重點,就是要圍繞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在優化海關監管措施、完善檢驗檢疫監管、規范進出口稅收等方面形成新體制,為其出口提供便利條件。同時,還要簡化對外貿易管理環節,全面實施單一窗口和通關一體化,大力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
??創新外商投資管理體制,讓外資“進得來”。外資進不進得來,就看能否提供一視同仁、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要全面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這是國際投資的通行規則,已有70多個國家采用,實踐證明能降低企業準入門檻,有效引進外資。2013年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出臺了我國第一張針對外商投資的負面清單,2015年廣東、天津、福建三大自由貿易試驗區成立后,4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共用一張負面清單。這些“門檻”的拆除,將極大促進國內外資源的有效自由流動,促進外資企業在中國市場公平競爭。
??完善境外投資管理體制,讓我國企業“出得去”。近年來,中國企業海外投資活躍,對外投資規模已經接近引進外資,連續3年位列全球第三,遍布制造業、基礎設施、能源礦產、農業、服務業等領域。為適應這一形勢,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對完善境外投資管理體制作了安排。一方面是簡化程序、減少限制,除少數必須經過批準的以外,其他境外投資原則上一律取消審批核準,清理束縛對外投資的不合理限制,讓企業放開手腳闖世界。另一方面是積極引導、提供服務,為我國企業對外投資提供政策咨詢和產業指引,引導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遵守所在國法律法規,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問與答
??問:什么是單一窗口和通關一體化?
??答:單一窗口,是指參與國際貿易和運輸的各方,通過單一的平臺提交標準化的信息和單證,以滿足相關法律法規及管理的要求,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實現貿易便利化。
??通關一體化,簡單說就是“多地通關,如同一關”。原來海關的分布是屬地化的,實現通關一體化以后,以往需要在多關辦理的手續可以在一個海關辦理,企業可以自主地選擇申報、納稅、驗放地點和通關模式,大大簡化了通關手續。
??四 、大戰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絲綢茶葉陶瓷萃,商賈僧人行旅偕。”描繪的是古代絲綢之路上商賈云集、車流如織的繁華勝景。往事越千年,昔日的絲綢之路如今重煥華光。
??2013年9月和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期間,先后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一帶一路”倡議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提供了一個具有廣泛包容性的合作平臺,是推動開放合作、促進和平發展的“中國方案”。
??“一帶一路”提出后,得到沿線國家的熱烈呼應,“一帶一路”建設的愿景與行動文件已經制定,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路基金順利啟動,一批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項目正在穩步推進,“一帶一路”勢頭已起,效應初顯,前景廣闊。
??“十三五”時期是“一帶一路”建設從起步到提速的關鍵階段,要秉持親誠惠容,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完善雙邊和多邊合作機制,以企業為主體,實行市場化運作,打造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開放的全面開放新格局,找準突破口,以點帶面、串點成線,步步為營、久久為功,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取得扎扎實實的進展。
??建設國際經濟合作走廊。“一帶一路”要活起來、動起來,首先要讓國際經濟合作走廊暢起來,讓道路這條“經絡”通起來。目前,我國與沿線國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滯后,多數骨干通道存在缺失路段,不少通道等級低,通而不暢。今后一個時期,要加強國家和地區間交通建設規劃的對接,共同優先推進骨干通道建設,優先打通缺失路段,暢通瓶頸路段,提升道路通達水平,構建聯通內外、安全通暢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
??加強能源資源合作。“一帶一路”沿線許多國家能源資源豐富,在這方面中國與這些國家的合作具有較好基礎,未來合作前景也十分廣闊。我們將本著互利共贏的原則,不斷完善合作機制,推進與沿線國家在能源資源勘探開發、生產、運輸、加工等方面的合作。同時,還可以與重點國家加強合作,就地取材,利用所在國能源資源,建設一批境外生產基地,提升就地加工轉化率和資源所在國的深加工能力。
??共建境外產業集聚區。境外產業集聚區就是把國內工業園區模式推廣到沿線國家,幫助我國企業“集體出海”“抱團取暖”。這也契合了沿線國家實現工業化的需要,能夠達到“雙贏”。目前,我國已和沿線23個國家共同建設了77個經貿合作區。還要采取措施鼓勵和引導中國企業到沿線國家投資興業,合作建設境外產業園區和產業集聚區,將中國的優勢產能和沿線國家市場、資源結合起來,幫助它們發展特色產業,支持它們建立產業體系。
??建設金融合作平臺。“一帶一路”建設需要大量資金投入,遠遠超出了多數沿線國家的能力,而原有的國際金融組織提供的資金不能滿足發展需求。這就需要創新金融合作模式,打造金融合作平臺,暢通投融資渠道。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作為中國發起設立的金融機構,絲路基金作為一個開放的合作平臺,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了新的引擎,目前已按照市場化、國際化、商業化原則啟動運作。同時,中國將支持中外金融機構在“一帶一路”建設方面加強合作,凝聚沿線國家金融資源,吸引國際資金,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持續可靠的融資保障。
??此外,還要堅持弘揚和傳承古絲綢之路的友好傳統,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教育、科技、文化、旅游、衛生、環保等民生領域合作,造福當地民眾,使“一帶一路”成為沿線國家人民的福祉之路。
??五、 大擔當:積極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
??中國的發展和強盛是任何力量都阻擋不住的。在我國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高的今天,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承擔國際責任和義務,樹立負責任大國的國際形象,展示泱泱大國的風范,既是我們追求民族復興、國家富強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中國對世界應有的貢獻。
??當前,世界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各國間的互聯互動十分密切,需要全球合作解決的全球性挑戰日益增多,新興國家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在這個背景下,全球經濟治理中必須增加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國家的發言權和代表性,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也需要中國積極承擔責任和義務。為此,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要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積極承擔國際責任和義務,并對相關工作作出了安排部署。
??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近5年來,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1/4。作為世界經濟最強有力的增長引擎,中國理應為全球經濟治理貢獻智慧和力量。今后中國將推動國際經濟治理體系改革完善,積極引導全球經濟議程,在重大經濟議題上發出中國倡議、提出中國方案,支持發展中國家平等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此外,還要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充分發揮自由貿易區對貿易投資的促進作用。
??共同應對全球性問題。“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當今世界是一個命運共同體,誰也離不開誰,全球性問題任何國家都難以獨善其身,迫切需要加強國際協作,合力應對挑戰。氣候變化危害人類的生存環境和健康安全,是各國共同面臨的重大挑戰,中國將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各自能力原則,嚴肅對待環境污染和氣候變化,切實落實減排承諾,為全人類永續發展貢獻力量。恐怖主義挑戰人類文明底線,成為全世界公敵。中國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同國際社會積極開展反恐合作,加大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力度,大力維護國際公共安全。
??積極做好對外援助。“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基因。長期以來,中國向16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了近4000億元的援助,建設了2700多個成套工程項目,培訓了近1200萬名各類人才,為發展中國家建設提供了極大的援助。今后,我國將加大對外援助規模,擴大科技教育、醫療衛生、防災減災、減貧等領域援助,把援助重心更多向民生領域傾斜。同時,還將完善對外援助方式,通過人力資源開發合作、技術合作等方式,幫助發展中國家培養人才,分享中國經驗技術,增強其自主發展能力。
??2015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美國西雅圖出席中美企業家座談會時,再次向全世界鄭重承諾:中國的開放大門就像阿里巴巴“芝麻開門”一樣,開開了就關不上了。在決勝全面小康的偉大征程中,中國的開放不會放慢節奏,更不會停下腳步,只會不斷擴大深化,為中國和世界的發展注入強大正能量。
發:各會員單位。
送:市工商聯、市民政局、市住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