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培育市場主體優化營商環境研討會在京召開。會議圍繞培育市場主體、優化營商環境的理論探討和實踐創新,重點就投身創業創新創造的市場主體、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促進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好服務高質量發展等方面進行深入研討交流。
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全國工商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徐樂江在研討會上作了主旨演講。
“營商環境好,市場韌性就強,經濟發展動力就足。去年,在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我國新設市場主體約2500萬戶,絕大部分都是民營主體,可謂生機勃勃。”他表示,民營經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成果,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過程,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和完善、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的過程。以下為徐樂江書記演講的主要觀點:
一、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良好的營商環境是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沃土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強調要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基礎,全面深化改革,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黨中央、國務院加大優化營商環境頂層設計力度,特別是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打出了簡政放權、審慎監管、減稅降費的系列組合拳,“放”出了活力創造力,“管”出了公平質量,“服”出了便利實惠。資金“一竿子插到底”,監管“雙隨機一公開”,辦事“一網通辦”,等等,我國營商環境大幅改善,贏得了市場主體的廣泛認同。在剛剛結束的“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著力培育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電視電話會議”上,李克強總理稱“放管服”改革是刀刃向內的政府自我革命,可謂深刻,令人警醒;總結了我們在實施宏觀政策、深化“放管服”改革、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方面取得的成績,可謂顯著,令人振奮。去年,我們之所以能夠在疫情后迅速恢復、市場主體能夠快速“回血”,就是因為肥沃深厚的營商環境土壤讓扎根其上的企業可以“任風雨飄搖而屹立不倒”,這就是營商環境釋放的發展潛能,這就是中國經濟行穩致遠的有力支撐,這就是2020年中國成為全球唯一經濟正增長主要經濟體的關鍵動力。
我國優化營商環境的成功實踐,成為世界銀行發布專題報告向全球介紹的“中國范例”。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使中國市場形成了獨特的“強磁場”效應。我們有底氣說,選擇中國就是選擇發展,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
二、優化營商環境就是提升競爭力,盼公平是廣大民營企業家共同的期待
作為我國市場體系中數量最多、體量最大、覆蓋最廣的群體,民營企業對營商環境的優化獲益最多、感受最真、期待最深。
一是對惠企政策有獲得感。去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量大面廣的民營經濟市場主體受到嚴重沖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國人民戰疫情、抓改革、促發展,及時推行精準宏觀調控,密集推出貸款展期、減稅降費、減租降息、支持出口轉內銷等系列“硬核”措施,創新建立中央新增財政資金直達機制、貨幣政策直達工具,有力地穩住了市場,保住了企業,重鑄了動力。全國工商聯2020年對4萬多家企業的調查顯示,政策普惠、落實高效是企業共識,稅費下降、清欠有效、審批提速廣受企業稱贊;在全國工商聯今年1月份開展的對4萬多家民營企業的調查中,90%的企業稱享受到了優惠政策,企業家表示“獲得感”滿滿!
二是對大政方針有認同感。認同就是放心,放心體現信心。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指出“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明確“三個沒有變”,釋放出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強烈信號。總書記今年在廣西考察時,鼓勵民營企業“放心大膽發展”,讓民營企業吃下定心丸、安心謀發展。一句“放心”,百倍信心。我們的調研顯示,廣大民營企業家普遍認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對各級政府優化營商環境的持續努力高度認同。2020年全國工商聯開展“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顯示,要素環境、法治環境、政務環境、市場環境、創新環境評分均有提升,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民營企業的普遍認同。
三是對法治護航有安全感。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是改善營商環境的基本手段,也是市場主體的安全感之源。去年1月,《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正式實施,這是我國優化營商環境的第一部專門行政法規;去年1月《外商投資法》正式實施,今年4月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草案)》),優化營商環境全面納入法治化軌道,彰顯著我國的營商環境法制體系基本形成。依法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產權和合法權益已深入貫徹到了各項工作舉措中,企業對于公正文明執法、依法保障人身和財產安全充滿信心,對于通過公權力裁定維權充滿信任。全國工商聯5月底舉辦的第四屆全國青年企業家峰會上,物美集團創始人張文中表達了對當前法治化營商環境的肯定,反復表示“相信黨,相信國家,相信未來,相信公平正義”。這是他由衷的心聲,也是民營企業家的共鳴。
四是對環境改善有期待感。對比過去落實梗阻,對比國外疫情肆虐,許多企業感到我們的營商環境“已經很好”,但個別地區個別領域“不友好”的營商環境仍然讓企業深感煩惱、甚至焦慮。尤其是疊加疫情的后續沖擊,大宗商品價格大幅度上升、全球缺“芯”加劇、碳關稅壁壘、“卡脖子”困境等問題,企業期待營商環境“繼續改善”,助力恢復元氣。其中比較突出的一個方面是準入不公平。企業“不求優惠、但求公平”的呼聲一直很高。調查顯示,10.25%的民營企業有過因不在政府部門投標“企業庫”而無法參與投標的情況。部分企業反映,一些地方還存在保護主義,在招標時對項目所在地注冊企業、有當地成功案例企業、在當地納稅企業等直接加分,外地企業處于明顯劣勢。另一方面是政策不穩定。近期調研中,有企業反映,一些部門和地方政府執行政策會根據短期形勢變化而調整,讓企業“忽上忽下”,摸不著頭腦;有企業反映,一些基層干部有時把握不了涉企政策的辦事尺度,“大官難見、小官難過”的現象仍然突出;還有企業反映,一些基層政府部門追求政績,將“碳中和、碳達峰”等中長期目標“短期化執行、運動式落實”,導致部分制造企業因超負荷的綠色轉型而成本激增。營商環境無小事,是事關企業生存的“大事”,事關企業家對黨和政府的信任。企業的期待應是改進的方向,對任何“小問題”都應高度重視。
三、優化營商環境需要構建系統合力,必須久久為功持續用力
優化營商環境是一個系統工程,也是一個漸進過程,沒有“休止符”,永遠在路上。我們必須用開放包容的心態,對標國際標準,對標市場需求,對標企業家期待,下大力氣、啃“硬骨頭”,多方發力、齊心協力、久久為功。
一是聚焦企業關切,著力“辦實事解難題”。讓企業說真話,反映企業真實感受,才能找準優化營商環境的痛點難點。2018年以來,全國工商聯連續3年開展“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活動,每次參評企業超過4萬家,匯集20多個行業的大中小微民營企業的真實意見,參評企業數量在同類研究中最多。我們還會把這項評價工作堅持下去,也希望國務院各職能部門、各地政府部門繼續關注評價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下決心解決一批企業反映集中的突出問題。
二是堅持依法行政,涵養良法善治的“清新空氣”。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面對民營經濟市場主體眾多、矛盾多發易發的情況,全國工商聯開展了“法律三進”“法治體檢”“萬所聯萬會”等活動,參與了企業合規改革試點等工作,不斷提升法律服務能力。也希望各地、各部門能共同做好《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的落實,不斷完善產權保護制度、帶頭守信踐諾、規范公正文明執法,讓企業的創新源泉競相迸發、創造活力激蕩涌流。
三是強化公平競爭,暢通國內統一大市場。企業公平競爭,市場方能規范有序。要促進市場的新陳代謝,就要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降低市場準入門檻、推進政務服務優化,給廣大中小微企業創新留出市場空間。推進市場化營商環境是個系統工程,全國工商聯將和各部門深化溝通聯系,共同形成服務民營經濟、營造良好市場化營商環境的合力。
四是支持企業自我提升,主動參與優化營商環境。在優化營商環境的過程中,企業是直接受益者,更要努力成為營商環境的守護者和推動者,努力做優質營商環境中的優質企業。希望廣大企業堅持守法經營、潔身自好,努力維護公平競爭的法治環境、社會環境和市場環境;堅持自主創新,堅守主業,聚精會神謀發展,一心一意促提升。希望廣大企業積極主動同各級黨政部門多溝通多交流,講真話、說實情,滿腔熱情支持地方發展。以企業現代化管理理念的成效,促進社會現代化管理水平的提升;以不斷成熟的市場主體,共建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
來源:商會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