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前四年,四川人均碳排放為3.2噸,是全國最低的兩個省份之一
“十四五”期間,我省將以碳中和愿景為引領,圍繞2030年前達峰目標,積極探索符合四川戰略定位、發展階段、產業特點、能源結構和資源稟賦的低碳轉型路徑
推動低碳發展試點示范,建設零碳、近零碳示范區,探索開展氣候投融資試點
“十三五”以來,我省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建設,綠色低碳發展取得積極成效,初步形成 四川特色路徑。這是1月15日記者從四川省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推進會上獲悉的。
“未來五年是碳達峰、碳中和關鍵時期。”會上,省生態環境廳總工程師趙樂晨透露,面向“十四五”,我省將樹立全省一盤棋意識,科學編制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強化分析研判,因地制宜確定梯次達峰時序、達峰水平和達峰路徑。
碳排放強度顯著下降
“十三五”期間,全省累計創建國家和省級綠色工廠296家,清潔能源消費占比達50%以上
“‘十三五’期間,四川碳排放總量快增態勢已基本扭轉,碳排放強度顯著下降。”省生態環境廳應對氣候變化與對外合作處副處長王卓在會上介紹,根據2005、2010、2012、2014、2016、2018年度省級溫室氣體清單,全省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含土地利用變化和利用)總體穩定在3億噸左右。其中,能源活動溫室氣體排放量占比最多,是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但由于我省能源結構中清潔能源占比較高、電力供應結構中可再生能源占比較高,因此能源活動產生的碳排放占比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十三五”前四年,在全省GDP年均增長7.8%、城鎮率年均提高1.5個百分點、能源消費年均增長3.2%的情況下,四川人均碳排放為3.2噸,是全國最低的兩個省份之一。
在碳排放強度顯著下降的背后,是經濟社會綠色轉型的加快。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全省累計創建國家和省級綠色工廠296家,建設工程節能標準設計階段執行率達100%,新增和更新城市公交車中新能源汽車占比連續3年超過90%,可再生能源電力裝機占比突破84%,清潔能源消費占比達50%以上,化肥使用量連續4年負增長。
探索符合實際的轉型路徑
發揮清潔能源資源稟賦優勢,統籌編制“十四五”應對氣候變化、能源發展、綠色發展、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等規劃和行動方案
盡管我省在綠色低碳發展上成效顯著,但作為經濟大省、人口大省、資源大省,我省下一步的碳達峰、碳中和仍面臨諸多挑戰。
在趙樂晨看來,挑戰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即思想認識不到位和能力薄弱與碳達峰、碳中和要求存在巨大差距;發展階段不平衡不充分,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挑戰十分巨大;碳達峰、碳中和縱深推進的發展基礎和政策行動差距較大。
如何應對?據介紹,“十四五”期間,我省將以碳中和愿景為引領,圍繞2030年前達峰目標,積極探索符合四川戰略定位、發展階段、產業特點、能源結構和資源稟賦的低碳轉型路徑。
具體而言,我省將樹立全省一盤棋意識,科學編制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強化分析研判,因地制宜確定梯次達峰時序、達峰水平和達峰路徑。明確重大舉措,發揮清潔能源資源稟賦優勢,杜絕盲目推高峰值導致“高碳鎖定”疊加放大和代際傳遞。統籌編制“十四五”應對氣候變化、能源發展、綠色發展、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等規劃和行動方案。
此外,我省還將抓好碳排放權交易工作,加快提升企業碳排放碳資產管理能力和水平。推動低碳發展試點示范,建設零碳、近零碳示范區,探索開展氣候投融資試點。統籌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推動降碳減污協同增效。
來源:四川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