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輕的“大師”,他用焊槍繪出一條從普通焊工到“全國勞模”的神奇“天路”。27年焊接生涯,他每天要用掉30到40公斤的焊絲,從業以來用掉的焊絲連起來足足可以繞地球一周,卻創造了無一條焊縫返工的記錄。
他曾先后獲得“全國技術能手”‘政府津貼’、“全國優秀焊工”、“四川好人”、“四川工匠”、“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一系列榮譽,并當選為“眉山市人大代表”、“四川省工會十四大代表”、“全國工會十七大代表”。如今的他,依然堅守初心,活躍于一線,始終未曾離開他最熟悉的那把焊槍。
匠心傾注,“焊”將鋒從磨礪得
1971年,梁飛出生于重慶一個農村家庭,父親是中建的一名焊接工人。1993年,走出校門的梁飛選擇子承父業,也成了中建系統內的一名焊工。
“我不是一個聰明人,但我明白熟能生巧的道理?!比肼氈?,梁飛每天不等天亮就來到車間拿起焊槍練習,等別人上班的時候他已練了一個多小時。冬天,他雷打不動地帶著工具準時爬上腳手架,電弧中心溫度6至7千度,身后又是瑟瑟冷風,“烈火烤前胸,冷風吹后背”是他冬日里的常態。對他來說,皮膚被灼傷是常事,特別是在現場進行仰焊作業時,焊接時鐵水嘩嘩往下掉,衣服被燙無數個洞,身上到處是燙傷的疤痕。
工作期間,別人選擇坐著焊既省力氣又舒服,他卻一直都是站著焊、蹲著焊。因為只有這樣焊接才更靈活,焊接的質量才更好。多年來,無論是冬天在零下近10度的北京國貿工地進行鋼構件安裝,還是酷暑在逾40度的車間實施鋼結構焊接,梁飛始終秉持著這份樸實的對產品質量負責的責任感,匠心注入全力以赴,在長年累月的磨礪中掌握了扎實的焊接功底和技巧,迅速從“門外漢”成長為專業能手,并參與了中央電視臺新臺址、重慶江北機場T3航站樓、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成都錦城綠道等40多個城市地標建筑的工程建設。
匠心智造,“焊”關屢過千重山
焊接是一門體力活,更是一門技術活,需要用心去鉆。梁飛的體會是要做到“手到、心到、眼到、耳到”,要能聽到焊縫熔池中鐵水產生氣泡的聲音,要通過聽聲音判斷出電流電壓的大小是否合適??炭嗟牟僮鲗嵺`加上理論的提升助力,梁飛的焊接技能日益精進,并屢屢攻克技術難題,填補國內技術的空白。
2006年10月,中建鋼構承建香港九龍聯合廣場,但在厚板焊接上屢次出現返工問題。當時九龍聯合廣場的項目是由日本投資,用的是韓國的鋼板材料,和平時熟悉的國內鋼板并不相同。梁飛臨危受命,帶隊攻克進口材質H100X100厚板返工工藝,贏得外籍專家贊譽。
隨后的多年,梁飛一直在實踐中鍛煉成長,并積攢了手工電弧焊、二氧化碳氣保焊等多項絕活,接連攻克系列焊接缺陷難題:提出“控制好焊接電流、電弧電壓、焊絲伸出長度和焊槍角度”的方法;創造出的“高性能特厚板焊接技術”“雙細絲埋弧焊高效焊接技術”等焊接技術成果,已成為鋼結構制造的核心技術;發明的一種可旋轉式支撐胎架結構及其可旋轉式支撐胎架獲發明專利;提出的《鋼結構焊接防變形措施的研究》《不同焊接位置對十字接頭焊縫的影響》《超大型組合巨柱焊接變形控制》等焊接方面論文發表在《鋼結構》等行業核心期刊。累計為企業貢獻專利3項,技術革新10余項,減本增效達到450萬余元。
匠心傳承,“焊”技接續新生代
“梁飛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鋼構的悍將,永遠傳遞著正能量”,這是車間工友對他的評價。
2008年中建鋼構江蘇廠剛投產不久,梁飛從深圳調到江蘇廠任一車間焊工班長,并交給他一個30人的焊工班。班里80%是剛從學校出來的學生,20%技能還不能達到初級工的要求。別人都說教會徒弟餓死師傅,但梁飛卻不這樣認為,他從簡單的角焊縫手把手教起,毫無保留地把焊接技術教給他們。有付出就有收獲,半年后,梁飛班組的人數達到85人,全年班組產量、質量、安全考核全廠第一。
2015年中建鋼構四川有限公司梁飛藍領創新工作室掛牌成立之后,作為工作室的帶頭人,梁飛采用“以賽代練”的方式,組織技能人才參加地方技能比武,平均每年開展焊接技能培訓12次、技能比武3次;并樹立典型,通過選拔優秀技能人才開展“藍鷹計劃”培養,制定有針對性的培養方案,打造公司藍領精英團隊,馬玉航、李濤、吳久洪、龍成剛等眾多“焊接達人”陸續擔綱車間焊接骨干,并屢次在“全國焊接機器人大賽”“四川省技能大賽”等全國及地方職業技能比賽中斬獲佳績。
5年來,梁飛藍領創新工作室共培養出了700多名合格焊工。而他所帶領的車間團隊焊接水平名列前茅,也接連榮獲2017年、2019年“四川省工人先鋒號”稱號。
從一名普通的農家子弟成長為現在公司的技能骨干,27年間梁飛始終堅持“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一專多能”的初心與使命。“我這輩子只干焊接這一件事,那就一定要做到敬業、專業?!边@是梁飛經常掛在嘴邊的話,也是他數年職業生涯的真實寫照。?
來源:住建廳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