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心靈奇旅》中,講過這樣一個小故事:
一條小魚,游到老魚身邊說:“我要找到他們稱之為海洋的東西。”“海洋?”老魚問,“你現在就在海洋里啊!”“這兒?”小魚說,“這兒是水,我想要的是海洋。”
我們很多人,就像這條小魚一樣,一直在追求一個叫“大海”的東西,但卻不知道,其實,我們一直就在海里。
01 十年一瞬
新聞學專業的陳欣,畢業十年,換了三份工作。每次辭職的原因都是相似的:找不到工作的價值,由此產生了職業倦怠。
陳欣的第一份工作,是一個三線城市電視臺的記者。
“每天都在報道這好那好,時間全部浪費在趕路和開會上了,真正的記者,不是應該深入調查,曝光社會重大問題嗎?”
在理想和現實之間掙扎了幾個月之后,陳欣決定離職,去尋找更廣闊的天地。
第二份工作,陳欣選擇了一家廣告公司,做雜志編輯。
“每天埋頭在文字里,就像玩俄羅斯方塊一樣,把這些文字捋得整整齊齊,僅此而已。”時間一久,陳欣覺得自己和流水線上的女工沒什么區別,機械又無趣。
帶著一份濃濃的厭倦,陳欣辭了職,在閨蜜的邀請下,踏上了去上海的火車。走在上海的街頭,南京路、田子坊、法國小梧桐的深秋,都像小說里一樣,充滿浪漫的味道。陳欣興奮地想:“這回來對了。”
于是,她壯志滿滿地加入了一家營銷咨詢公司,設想著通過營銷戰略,幫助更多公司實現飛躍。
結果,沒過多久,她的狀態又垮掉了。“每天都在加班熬夜趕PPT、做方案、寫軟文,只是為了在面對甲方的時候,用這些堆砌的內容把對方講懵,拿下客戶。”
“我真能幫助客戶解決問題嗎?我做出來的內容,真的有價值嗎?”陳欣產生了深深的自我懷疑。
有人說,一旦形成了思維慣性,那么每次面臨同樣的問題,就會無意識地重復同樣的行為模式。陳欣就是這樣,不斷追尋“遠方的意義”,又不斷中途放棄。
久而久之,每天無精打采,只覺得干什么都提不起勁兒來,心底一片荒蕪。她想不通:“生活明明只有眼前的茍且。遠方的大海真的存在嗎?”
02 意義,就在當下平凡里
陳欣的職業現狀,也是很多人的真實狀態。
在職場人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持續性不想上班,間歇性想辭職,短暫性想旅游……”
找不到工作的意義,“煎熬”就成了常態。
那么,到底是什么決定了,我們是在“水深火熱”之中,還是在“汪洋大海”之中?陳欣帶著這樣的疑惑,一直在尋找著。
初冬一個上班日的早晨,陳欣像往常一樣,穿過人來人往的地下通道,快步向公交站臺走去。
遠遠地,陳欣發現,這天的公交站臺好像不同于往日的人車擁擠,人們安靜地排起了長隊,公交車也一輛接一輛有序地進站、出站。
走近一看,陳欣看到了震撼她的一幕:一位五十歲左右的阿姨,穿著金黃的志愿者馬甲,頭上戴著一頂小紅帽,手中拿著一把小紅旗,胸背挺直,精神飽滿地奔忙于站臺之中。晨光打在站臺上,整個站臺就像這位阿姨的舞臺,她揮舞著手中的小紅旗,像是在指揮一場大型的“交響樂”,她把自己真摯而又熱情的生命全部交付出來,融進了這個小小的站臺。一輛輛公交車在她的指揮下,有序進站,排好隊的人群安靜高效地上車。
陳欣站在那里看呆了,渾身一陣戰栗。她怎么也想象不到,原來在她眼里,十分多余而又沒有什么價值的工作,被這個阿姨做得如此出色,如此令人敬佩。
那一刻,陳欣腦海中好像有個聲音在說:“或許,我苦苦追尋的大海不在遠方,而就在每一份平凡的工作里。”
03 崇高感,來自心中一念
怎么把一份平凡的工作做得不平凡,激發出內心的崇高感?說實話,陳欣并不知道。
直到陳欣走進中華文化的殿堂,在一次老師回應學員類似的問答中,找到了答案:“陽明先生教誨我們,‘素富貴,行乎富貴’。我們生活在今天這樣一個時代,只要素其位而行就好。”
“何為‘素其位而行’?意思是在任何工作崗位上,我們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價值和意義。無需苦苦追尋,到處尋找,‘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誤也’。人的成功或是價值從任何一點上突破都是可以的,重要的是:回到自己的心上,把你的工作轉化為利益他人的平臺,順便養家糊口,展示才華。”
陳欣聽完這一席話,醍醐灌頂,豁然開朗。反觀自己:“我素其位而行了嗎?顯然沒有。我懷揣著‘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新聞理想,畢業后去做了一名記者,但卻沒有深入一線,寫出最能反映人民群眾困難的文章;也沒有很好地報道那些利民利國的工程,給百姓一份信心;而是在無盡的抱怨中喪失了對記者這份職業的敬畏感,把自己的能量消耗完了。
此后,一邊不停地換工作,一邊挑剔、索取、抱怨。嫌工資低、嫌干活累、嫌客戶難纏、嫌年終獎少……懷著一顆怨心,到哪去工作,都沒法找到職業的崇高感啊。”
此時,陳欣好像讀懂了那位站臺指揮的阿姨:她之所以能夠以一種激情燃燒的狀態,把工作變成生命的舞臺,是因為她無怨無倦,心中懷有充沛的、利益他人的熱情。
原來,工作不是別的,只是這顆心的呈現。哪怕最底層的工作里,也可以找到生命的意義;哪怕在最卑微的崗位上,也可以展現一顆光明的心,做出利益他人的事。
其后,陳欣依然從事著文字相關的工作,但是,心態不一樣了,因而生命狀態也判若兩人。
以前的陳欣,采訪他人的時候,迫切想從對方身上挖掘想要的素材,步步追問,有時忽略了對方的感受。現在的陳欣,面對自己的每一個受訪者,首先一念就是:“挖掘素材不是首要的,能否在交流中幫助到他人,才是最重要的。”懷著這樣的念頭,陳欣的采訪特別輕松,碰到對方面臨的難題,也能真誠地給建議。
采訪中,對方很信任她,因此也回饋以真誠。每次采訪完畢,她都能與受訪者成為很好的朋友,文章也因對方的坦誠而細節豐滿,總能寫得有血有肉、感人肺腑。
陳欣深深感慨,她說:“以前,我僅僅用才華在寫作,現在,我是用生命在寫作,用最大的真誠,回報我的每一位讀者。”
我們的每一份工作,都是利益他人的平臺、途徑和機會。明白和體證到這一點,那么,價值感和崇高感,就不再是苦苦追求、長期尋找的目標,而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結果。
關鍵是,我們心中是否有那個利益他人的“一念”呢?
利益他人,就是利益自己;雪中送炭,崇高感自然升起。
來源:北京知行合一陽明教育研究院